从书香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 --记化学组素养目标引领下的教学研究
“素养”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化学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离不开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变革我们的课堂,改变我们的教学模式是一线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研究表明,微项目学习、大概念下的单元教学等是学科素养在课堂真实生长的有效途径。南长实验中学化学学科组老师积极投身当前教学改革的大潮,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付诸教学实践。
一是善于学习,乐做书香型教师。教师之学的终极目标是“为己之学”“为教而学”“应教为学”,分别对应完善自我、发展学生和奉献教育等几个方面。在新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即将颁布之时,化学学科组已经研读了2017版高中新课标及各版本初中化学教材和相关专著,如《追求理解的逆向设计》、《项目式教学》、《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等十余本。同时积极参与核心期刊《化学教育》主办的“项目式学习和大概念统领的单元整体教学”以及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项目学习中心开设的研修课程的学习和线上培训。通过学习,以便从国家标准层面、初高中一体化角度,整体上把握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和新时代背景下的素养培育要求,结合学情的研究,精准定位教学的“起点”和“终点”。
二是勤于思考,学做研究型教师。在加强学习和学情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这是解决从教学的起点到终点“怎么走”的问题。如微项目学习的研究,需要将研究的视角从“传统教学设计”转向“微项目设计”,教师从“零散知识点的解析”转向“驱动性问题和学习支架的确定”等;再如大单元教学的研究,需要在深化学科理解的基础上提炼学科大概念,并以此为统领进行整体设计。学科组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如陈俏老师设计了基于学科观念建构的《从原子到化合物》的单元教学,并进行了课堂实践,邀请了区化学研训员崔广瑾老师前来指导,崔老师肯定了基于一定高度的整体设计,对一些细节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指导性意见。王心怡老师深入研究了《水的组成》课题,在全区化学新教师培训研讨会上展示了这节课,从课堂上化学史的巧妙浸润到演示实验的完美呈现,无不给学生留下“美丽化学”的深刻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化学学科组是一个团结奋进和谐的集体,每一个成绩的取得均是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在耿雁冰和姚燕娟两位校级领导的示范和引领下,学科组共发表(或录用)论文6篇,其中核心期刊1篇,省级刊物5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耿雁冰老师获无锡市教具比赛一等奖、省二等奖,王心怡老师获实验创新大赛无锡市一等奖,陈俏老师在第六届《化学教育》学术交流会暨全国化学教育高峰论坛上分享了题为《学科能力视域下的初中化学命题评价研究》的口头报告,获得与会者一致好评。
从书香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在践行素养目标的道路上,我们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