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校本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梁溪区教育局党委、教育局工作意见,本学期我校教师培训工作将继续立足校本、注重实效,克服疫情期间的不利影响,采取各种方法和条件,营造有利教师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致力于培养和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爱校敬业、真诚奉献、严谨治学、业务精湛、教风优良、团结协作、廉洁从教”的师资队伍,为建设创新教育特色化学校,实现办学品位的再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跨越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培训目标:
通过开展基于学校实际的校本培训,在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团队的引领下,提高广大教师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学校教育发展服务。
三、培训内容:
1、凸显重点,分层开展培训
疫情期间,在完成市、区级教师素养提升工作的基础上,学校将进一步把全员培训、学科培训、网络培训等结合起来,通过不同级别的培训,把教师的素养提升放在了学校师训工作的首位。
(1)名师引领,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为提升教师能力,本学期我校将通过开设江南大学教授讲坛、优秀教师论坛等形式对我校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并在江大教授团队的引领下,积极开展学科研讨活动,提升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
(2)骨干示范,助力教师队伍建设
本学期学校将开展骨干教师课堂展示、南中论坛等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以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助力教师队伍建设,争取有更多地教师成为市、区教育教学骨干教师。
(3)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为促进这批青年教师能快速成长,上学期我校选派师德优良、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对子,签定协议,开展“青蓝工程”,明确职责,并加强考评,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本学期,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关注这些新教师的成长,加大“青蓝工程”考核力度,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参加江苏省五四杯微课比赛,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2、深度学习,提升教师内涵
本学期,将进一步在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以“深度学习”为引领,以“读书+”活动”为载体,引导教师认真研读教育教学理论,自读自悟,撰写读书心得,并开展“南中论坛”交流研讨,同伴成长,以加强全校教师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提升。
3、技能培训,提高技术手段
我校将推进智学网大数据系统、STAM+课程的实践研究,推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走入课堂,加强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学习与运用,力求在教育创新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4、听课评课,促进有效课堂
本学期,教科室将听课评课这一常规工作作为学期工作重点,让听课评课活动真正成为教师学习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而不是为完成任务而听课,也将其作为教师相互学习的一个重要平台。本学期学校将积极使用录播设备,针对研究课,开展听课、录课、放课、研课过程,深化“改进跟进”的科研思想,提升教师的有效课堂。
5、重视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通过定期培训、综合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并适应教育教学的新要求。
(1)教育教学工作严格要求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
(2)通过定期培训、综合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并适应教育教学的新要求。
6、具体工作表
时间 |
内容 |
学时 |
3月 |
腾讯直播课堂使用方法培训 |
2学时 |
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培训 |
2学时 |
|
新学期班主任培训 |
2学时 |
|
4月 |
寒假论文、案例写作 |
4学时 |
各学科组、备课组教学研讨 |
4学时 |
|
“同心抗疫助教学,教育技术网上行”专家讲座 |
4学时 |
|
5月 |
南中讲坛(德育篇) |
2学时 |
各学科组、备课组教学研讨 |
4学时 |
|
6月 |
各学科组、备课组教学研讨 |
4学时 |
7-8月 |
暑期校本培训 |
4学时 |
暑期论文、案例写作 |
4学时 |
四、培训形式:
以集中培训、全员培训和学科培训为主,辅之以网络培训和专家指导,通过交流研讨和撰写案例、论文等,提升教师学科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五、考核与管理:
1、学校负责对教师各种学习按规定要求参加,折合学时,按照继续教育工作评查方案要求,做好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考勤、学习、资料、成果等情况的检查、记载,认真做好审核工作,并将此列入学校发展性评价考核指标。
2、教师参加培训,由教科室和教研组对参与培训的教师情况加以考核登记,对教师的每一步成长做出综合性评价;教师也应如实填写南长实验中学教师培训情况登记表,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研究问题,确保培训目标完成。
3、学期结束时,教师培训将由教务处和教科室统一汇总,并将教师参与的各种培训内容量化,学校将此纳入个人绩效考核指标,并作为教师各类评优评先的重要参照。
2020年3月10日